11月22日-24日,首届语言认知智能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美高梅app
和厦门大学语言认知智能实验室(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主办,来自70多所高校800余名中外学者和学生以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参与,共襄学术盛会。
学院党委书记徐琪教授主持开幕式,她代表学院向与会的嘉宾、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希望能够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推动语言认知智能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向更高层次迈进,并预祝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徐琪书记主持开幕式
厦门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处副处长张随刚致辞,他从厦门大学校主、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讲起,回溯了厦门大学的发展历程。他指出,厦门大学不仅在教书育人上成效显著,更在面向国际开放中不断创新,以百舸争流更进一步的昂扬姿态奋勇向前。他对研讨会的顺利举办表示祝贺,并指出本次研讨会的举办顺应了数字化时代的需求,对语言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具有重大意义。
张随刚副处长致辞
院长陈菁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美高梅app
百年的辉煌历程,从创办之初的筚路蓝缕,续经抗战烽火、建国岁月到改革开放各个重大阶段,始终矢志不移,砥砺前行,现已发展成为学科方向齐全、人才培养一流、学术成果丰硕、国际交流频繁的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前沿基地。她指出,学院致力于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构建多元学科知识交融的前沿学科平台,厦门大学语言认知智能实验室应运而生,并于2023年成功入选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迈出了学科建设的重要步伐。
陈菁院长致辞
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江苏师范大学杨亦鸣教授充分赞扬了厦门大学外文学科的深厚底蕴,一百多年来矢志乐育英才,人才辈出,涌现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学者。他期待本次研讨会中跨学科、超学科的范式能够为外文学科发展提供新思路,希望对语言认知发展带来新的启发与思考。
杨亦鸣教授致辞
主旨报告环节,专家们围绕“母语和双语发展与障碍”的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厦门大学语言认知智能实验室主任张辉教授、美高梅app
副院长江桂英教授、英语系主任苏伟教授、英语系肖晓燕教授分别担任主持人。江苏师范大学杨亦鸣教授介绍了文科实验室建设背景、要求、路径和难点,指出新文科与文科实验室建设路径主要有数字人文型、问题引领型、混合提高型,并分别介绍其路径和成效。杨教授还分享了语言学跨学科研究的案例,就语言学如何打破学科壁垒这一问题,指出从语言作为一个学科概念的提出,再到由语言能力学说触发形成的新型大语言学观,强调可以通过数字化、问题引领和跨学科研究,使语言学由传统的关涉文化软实力发展到既关涉文化软实力又关涉科技硬实力。
杨亦鸣教授作报告
剑桥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袁博平教授探讨二语输入中的语示分类及对二语习得的影响。通过提出“二语学习者能够通过自然输入语料获得使用目标语所需要的知识吗?”这一问题,以汉语二语为例,根据显现度和可见度,将语言输入中的语示归为宏观语示、微观语示、纳米语示和语示缺失四大类,从这四大语示类型出发理解二语习得中语言容易习得、难以习得、习得迟缓或无法成功的原因,在理论意义层面对语示分类提供了一种依据,在教学意义层面对语法教学、产出导向型教学法进行了重新审视。
袁博平教授作报告
香港城市大学揭春雨教授以眼动追踪实验考查翻译过程中典型子任务上的认知精力分配,包括读解原文、产出译文、查阅词典和并行注意等。眼动实验和数据分析报告显示,不同子任务中,总注视时间、平均注视时间、瞳孔大小上各有差异。以瞳孔大小为参考的认知工作量强度估算显示结果以及每注视点上的认知强度比较结果均各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揭教授一系列有趣现象的分享,加深了参会者对翻译认知过程的认识。
揭春雨教授作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丁国盛教授在报告中指出,近三十多年来,采用神经影像技术开展的语言脑成像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实验证据,在揭示语言加工的神经基础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语言神经机制研究中,大语言模型与脑科学相结合成为一种趋势,丁国盛教授聚焦语言与脑进化、脑成像技术、大语言模型、自然语言处理模型四个主题,分析脑科学与大语言模型互动的方式,并结合神经编码与解码范式对如何深入理解“语言智能”进行阐释,展示了语言、脑科学和智能科学之间交叉融合的范式。
丁国盛教授作报告
首都师范大学张云秋教授探讨了普通话儿童句法发展的里程碑。基于五名普通话儿童的早期纵贯性产出语料,张教授聚焦句法单位及单位的范畴化、语序、句法的隐形骨骼等方面,选择代表最低限度句法知识的句法习得事件进行描写,勾勒了普通话儿童句法习得与发展的脉络。该研究的习得数据与印欧语儿童句法发展历程相比,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具有一定的类型学意义。
张云秋教授作报告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胡建华教授报告了儿童句法结构的双向生长理论及实证研究。根据三名北京儿童的普通话自然产出语料,胡教授从普遍语法的角度,探究早期儿童句法结构的获得与发展机制。研究发现,儿童在独词句阶段时,就开始外显其内在的抽象句法结构。在对儿童语言发展长期跟踪数据充分分析的基础上,胡建华教授介绍了从普遍语法的角度探究早期儿童句法结构的获得与发展机制,阐明了儿童句法结构的外显或浮现是一个从两端向中间双向生长的过程。
胡建华教授作报告
北京大学孟祥芝副教授聚焦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视觉选择性注意缺陷。报告中指出,文字解码和语言理解是阅读理解的基础,适时阅读理解还需要一定的阅读流畅性和文字识别进度。孟教授研究采集了66名儿童在完成颜色突出的视觉目标搜索任务中的脑电图并分析其视觉注意模式。研究发现,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视觉选择性注意上存在缺陷,且整体注意资源不足,导致其在视觉搜索过程中注意选择与注意抑制出现失衡。该报告对汉语阅读障碍的认识、识别和干预治疗均有重要启示。
孟祥芝副教授作报告
厦门大学语言认知智能实验室执行主任胡深爱教授聚焦汉语特殊儿童加工关系从句。发展性语言障碍和阅读障碍是较为常见的语言发展异常类型,二者属于不同的障碍类型,但是因在行为和语言方面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且二者还存在“共病”的可能。为明确这两个群体在句法能力上的差异,通过一系列实验,胡教授探究了汉语发展性语言障碍和阅读障碍儿童理解关系从句的能力,并分析了工作记忆与句法加工的关系,为特殊儿童的句法发展、临床诊断与干预矫治提供实证参考。
胡深爱教授作报告
研讨会闭幕式由美高梅app
副院长辛志英教授主持。厦门大学语言认知智能实验室主任张辉教授指出,本次研讨会聚焦于语言与智能技术,汇集语言学、心理学、脑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专家,共同探讨了语言发展与障碍、语言大模型和人工智能等议题。八位专家的报告充分反映了语言、认知与智能知识体系的总体进展与前沿趋势。他进一步强调了跨学科合作对推进语言智能化研究的必要性,展望了未来研究的广阔前景,并对参与专家学者表达了诚挚的感谢。
辛志英教授主持闭幕式
张辉教授总结讲话
与会嘉宾合影
本次研讨会体现了新文科的跨学科性与问题意识,强调在传统文科的基础上,引入现代科技手段,打破学科壁垒,促进不同专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研讨会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与会者均表示深受启发,收获颇丰。
美高梅app
宣传中心
图:苏小曼、张雅琪、解潇帆、黄宗翰